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276章 李林甫之死

现在这个时候,李隆基还在为阿布思的叛逃恼怒。

他必须严惩阿布思,否则如何镇住东北那群城傍的外族人?

所谓的城傍就是将那些外族迁移到军镇城旁,保持其部落组织。

政策也很明显:轻税之,战时发其自备鞍马从行。

收少部分税,需要打仗的时候,要随时听从调令。

大唐四周都是城傍。

东北营州有,云中有,西北凉州也有。

其中东北一带最盛,从营州到幽州。

是这个时代大融合的熔炉。

大唐需要他们这些兵源,既拉拢他们,也压制他们。

像阿布思以及他的族人,在朔方一带,也属于城傍管辖。

阿布思不听调令而叛逃,如果不抓回来杀了,东北营州更加复杂的城傍成色,可能会出问题。

河西、陇右的城傍,也可能会松动。

大唐用严格的军政制度,早就了赫赫武功。

但同时,也必须严格遵守。

李隆基正为此恼怒的时候,杨国忠突然唆使人,弹劾了李林甫。

这个帽子扣得很大:李林甫谋反!

右相谋反?

右相可是权倾朝野的权臣,右相可是压制得百官、世家大气不敢出一个的能臣。

右相是连大唐太子殿下见了,也得把尾巴夹起来灰溜溜逃跑的狠人。

说长安城墙角的一条狗谋反,都比右相谋反可能性更大一些。

但偏偏杨国忠他就让人睁着眼睛说瞎话。

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事情,李林甫自己也不知干了多少回了。

这是大唐官员必备的基础技能。

当弹劾奏疏送到李隆基那里的时候,李隆基还不忘责骂这几个没眼力见的御史胡说八道。

可是当另一份奏疏说阿布思是李林甫的义子的时候,李隆基整个人懵了。

据说当天,李隆基在南薰殿砸了一半的东西,所有内侍和宫娥都吓得跪在那里不敢乱动。

消息晚上就传到了李林甫的耳朵里。

李林甫一夜未眠,第二日称病歇息。

右相确实病了,不仅仅病了,还一夜之间苍老了二十岁。

李隆基当然不相信李林甫会造反。

可是大唐帝国的右相,和一个叛逃的反贼,是义父子关系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